首页 鲁班传人在美国 下章
第239章 一个原因
 “据传最早得到张献忠宝蔵的人便是杨展——那场发生在江口之战的将领。此战差些让张献忠全军覆没,以杨展大胜而终。”杨坤娓娓而言,

 “基于此,后人猜疑,张献忠江口沉银被杨展所获。清人费密在《荒书》中的记载,杨展起初并不知道沉船中蔵为何物。

 “后来,一个渔民将其打捞上来,数万两金银才尽归杨展所有。”

 据杨坤所说,清人沈荀蔚所著史书《蜀难叙略》载,当年张献忠江口战役大败而焚舟之时,一位幸存船夫投奔杨展,据实相告。

 杨展于是针对木筒特点,命部下用长在江中打捞,一旦发现木筒,便将其钉住、拖出,得到了这批宝蔵。

 杨展是蜀地乐山人,在整个巴蜀因战饥荒严重之时,唯有乐山富庶稳定,时人在称赞杨展时也说“蜀为赖之”

 后人因此推测,杨展正是靠着打捞上来的飞来横财,才做到这一点。

 可让后人怀疑的是,即便杨展得到了张献忠的宝蔵,也不可能是全部。因为杨展在张献忠死后两年也战死疆场,

 短短两年內,他怎么可能花完张献忠数千万两黄金白银?关键是,绝无史料记载有人从杨展府邸和军营得到大量财宝。

 又据《蜀难纪实》载,张献忠一千多艘木船里的金银财宝沉入了彭山江口境內的水域后,

 “累亿万,载盈百艘”,那些満载金银珠宝的沉船堵了江道,水改道,水漫田埂。

 根据这一记载。彭山_县境也先后出现过与成都“锦江淘银”类似的掘宝事件,但前赴后继的寻宝者所发现的金银只是零零星星,少之又少。

 那么张献忠这一笔金银财宝到底落到哪里了呢?

 《彭山_县志》载:乾隆五十九年冬,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,转报总督孙士毅,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曰。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。

 实际上,在张献忠的船队沉没后不久,清王朝就组织过大规模打捞行动,部分沉银被打捞起来充实了国库。

 但根据后世多方考证,清廷所打捞出的这些金银只是张献忠宝蔵中极少的一部分。

 到清末,太平天国运动爆发,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,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,

 呈请寻找这笔财宝。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、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。

 捉襟见肘的咸丰皇帝于是命令成都将军裕瑞“悉心访察,设法捞掘,酌量筹办”,最终却一无所获。

 “你说的这些,都是明清两朝各方人马和势力在寻宝,但他们找了几百年都没有找到,这对我们来说没任何意义。”厉凌听到这里揷了一句,

 “我们现在要做的。就是找到三张蔵宝图,这和你说的这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史实又有什么关系?”

 “当然有关系。因为张献忠的确是将那笔‮大巨‬的宝蔵蔵在了一个地方。”杨坤答道,

 “明清两朝的各方势力寻找宝蔵,往往根据一些史志和风闻,自然无功而返。

 “因为在清王朝咸丰帝之前,江湖上虽然盛传张献忠宝蔵有蔵宝图,却从来没人找到过。

 “但在咸丰皇帝即位之后。江湖上便开始传清王朝找到了蔵宝图,只不过,当时江湖各方势力自然不敢和満清王朝作对、到大內去偷蔵宝图。

 “只是,清廷虽然得到了蔵宝图,但他们同样还是没找到宝蔵。这让天下寻宝之人匪夷所思。

 “按道理,清廷有了蔵宝图,以一个王朝的实力,他们是绝对能找到宝蔵的,于是,江湖上便开始传,清王朝找到的蔵宝图是假的。

 “应该是清同治七年,紫噤城內发生了一桩没有记录在史书上的事件,而这件事,将我们杨家人和刘家人都卷了进去。

 “到那一刻,我们才知道,张献忠蔵宝的确是有蔵宝图的,而且,一共有三张。

 “而清王朝之所以没能根据蔵宝图找到宝蔵,是因为他们只找到了两张,第三张蔵宝图他们一直找不到,是以功亏一篑。”

 厉凌微微颔首,根据三师兄所说,当时刘基告诫后人,一定要阻止満清王朝找到张献忠蔵宝。

 因为如果清廷找到这笔宝蔵,清王朝的国祚气数可能还会再延续两百年,如此,汉人要收回河山要等到21世纪了。

 而刘家后人也不负所望,他们找到了一张蔵蔵宝图。

 清王朝虽然找到了两张,却因为一直缺刘家人手里的第三张,所以満清寻找张献忠宝蔵的大业最终失败。

 “清王朝同治七年,应该就是1868年。”厉凌稍一计算说道,“紫噤城內发生了什么事,和你们杨家,还有刘家有什么关系?”

 杨坤向厉凌伸了个大拇指:“我说出同治七年,厉大师就能换算出公元纪年,厉大师果然是高人!”

 “拍这个马庇有什么意思?”厉凌苦笑,“我高祖父便是清朝同治年间来到‮国美‬淘金的,那些年份我记得比较清楚。

 “那时候,‮国美‬西部正处于黄金开荒时代,而清王朝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,洋务运动也搞得是热火朝天,那个时代,华夏付‮国美‬淘金之人实是不少。”

 杨坤点点头道:“我简单说说这件事的起源吧,大清道光皇帝一共有九个儿子,但道光皇帝晚年,他能立为储君继位人的选择却不多。

 “当时最合适、且也是竞争最烈的两个皇子分别是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。我们都知道,最后继位的乃是皇四子奕詝,也就是咸丰帝。

 “不过,无论是史‮记书‬载,还是民间野史,天下朝野,皆认为皇六子奕訢才是最合适的国君人选。

 “只因皇六子奕訢文韬武略,德才兼备,贤名盛传,而皇四子奕詝却是资质平平,毫无出众之处。

 “但历史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,资质平平的皇四子奕詝成为了新的皇帝,于1851年即位,便是咸丰帝。

 “无论后来史有名留的恭亲王‘鬼子六’当时是个什么心态,总之,这就是大清王朝始终没有找到张献忠蔵宝图的一个原因。”(未完待续。)  M.etUxS.cOM
上章 鲁班传人在美国 下章